旅游服务 ◆ 会议接待

0335-3159666

秦皇岛的历史/秦皇岛名字的由来

秦皇岛跟团(行)2015-11-19
   秦皇岛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海滨旅游城市,历史文化内涵深厚,秦皇岛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(秦始皇嬴政)命名的城市。历史上,秦皇岛是孤立于海中的一座荒凉的小岛。你们知道“秦皇岛”的“岛”在哪里呢?很多人或许认为,海港区就是秦皇岛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现在的秦皇岛是一个行政区的概念,而不是一个具体岛屿的概念了。

   最初的“秦皇岛”在今港务局(南山)一带。秦皇岛是一个南高北低,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入海的孤岛,海拔31.7米,距海岸一里许。民国十八年《临榆县志》记载:“山脉由东转西,插入海中,横压水面,远望形如卧蚕。”据1993年3月出版的《海港区地名志》介绍,秦皇岛“即指东山、南山一带”、“今南山尚存‘秦皇求仙入海处’石碑一座”,此碑为“大明成化十三年(1477)立”。现代散文家奚学瑶《未名湖之偈·海祭》中说:“秦皇岛,原来只是一个方圆二三里的小岛,现在则被人们分别称之东山和南山。”
   南山(今港务局)海岸边原有一座赑屃碑,当地人叫做“王八驮石碑”,上面刻有“秦皇求仙入海处”,“大明成化十三年(1477)立”。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中被“红卫兵”砸断推入海中。1989年1月将部分残碑从海中打捞上来。
   当时秦皇岛是什么样呢?据1998年秦皇岛港务局编《秦皇岛开埠纪事》一书引《光绪二十四年中外大事汇记》之记载:“该岛巨石积沙相杂成阜,高八丈余。兀峙海滨,岛前水内皆乱石,有平板桥由西岸达岛之麓,长十余丈。岸皆沙堆积成,有人烟数十户。桥左右皆米船鱼艇,维泊约数百。岛上有古庙曰联峰寺,破毁不堪。寺旁沙地,广袤二十余丈。昔唐太宗征高丽驻跸此岛,故曰秦王岛。或以为始皇求仙处,误也。岛北地势渐低,斜接滩岸,海水由溢出口。宽十余丈,平时水深三四尺,潮涨水深五六尺。”民国十八年《临榆县志·秦王岛》说:“秦王岛在清同治以前荒凉一片,只有帆船停泊,栈房三两,代卸粮盐而已,并无住户。自光绪二十四年,工部侍郎、全省矿务大臣张翼奏请开为商埠,二十八年小码头修成,始有铺商二十余处,仍无居民。三十年大码头修成,东山设立非洲招募华工厂,工人皆由此上船,买卖日见兴盛,民之移徙者始有三四百家。宣统初年,开滦煤矿合并设局于此。民国五年,京奉铁路车站亦由汤河迁移岛上,商民麇集,贸易繁兴,土客杂居,遂至数千余户。惟由十一年(1922)后直奉交战,驻军数次,商家损失过巨,倒闭太多,地面因之萧索。”

   秦皇岛的名称有多种叫法:“秦皇岛”、“秦王岛”(最初西方人邮政拼音称之为“chinwangtao”),当地人叫做“穷荒岛”。为什么秦皇岛这么有名气呢?古人是想长生不老的,传说海中有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神山,神仙居住在岛上,如果求得仙药可以长生不老。秦皇岛地处渤海湾,北有燕山阻挡,南有大海蒸发,冷空气与热空气交汇于此,空气湿度大,雾气弥漫,北戴河金山嘴一带时常出现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奇观,与神话传说中的海中“三岛”相似,因此秦皇岛名气大噪。历史上,秦始皇、汉武帝等都想长生不老,也都到过咱们的秦皇岛,《史记》中都有他们“到海上”、“之碣石”的记载。

关于秦皇岛名称之由来,过去有两种说法:

   第一种是秦始皇驻跸于此岛。“秦皇岛”的最早记载见之于明弘治十四年(1501)《永平府志·山川》篇:“秦皇岛,在抚宁县东七十里,有山在海中,世传秦始皇求仙尝驻跸于此。”那么,秦始皇嬴政是否来过秦皇岛呢?西汉史学家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有载:“(秦始皇)三十二年(公元前215年),始皇之碣石,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。刻碣石门,坏城郭,决通堤防。因使韩终、侯公、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。”所谓“碣石”,就是昌黎县北碣石山。明天顺五年至八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杨琚最早写有《秦皇岛》诗,描述了秦皇岛的位置和秦始皇由此入海求仙的事情:“峛崺神山峙海边,始皇曾此驻求仙。羽轮飚驾今何在?方丈瀛洲亦杳然。古殿远连云缥缈,荒台俯瞰水潺湲。红尘不动沧溟阔,芳草碧桃年复年。”(明嘉靖十四年《山海关志》)。另外,1986年在北戴河金山嘴路东横山上还发掘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秦皇行宫遗址,有数组大型建筑群,出土菱纹、饕餮纹、卷云纹、双云纹等瓦当、菱纹格空心砖、麻面大板瓦、陶井、陶盆、陶文等,经专家鉴定为秦始皇父子东巡碣石时的行宫遗址。这些都是文物佐证,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。因而秦始皇来过秦皇岛是不争的事实,以秦皇来命名岛屿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。

   第二种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岛上。相传,唐太宗东征高丽时来过岛上,因而清朝乃至民国年间又把秦皇岛称作“秦王岛”。清康熙二十一年《抚宁县志》说:“秦王岛,误秦皇岛,在县东七十里。四面皆水,惟岛居中。唐太宗征高丽,驻跸于此。”乾隆二十一年《临榆县志·古迹》中记载:“秦王岛,在城西南二十五里,海水环之。”光绪四年《临榆县志》对秦皇岛做了详细记载:“秦王岛,距城西南二十五里,山脉由东转西,插入海中,横压水面,远望形如卧蚕,海阳镇之水口山也,上有观音寺。”那么,唐太宗来过秦皇岛吗?《旧唐书·太宗本纪》记载:“(贞观)十九年(645)夏四月癸卯,誓师于幽州城南。五月丁丑,车驾渡辽。秋七月,李勣(即徐世勣,赐姓李,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称,《隋唐演义》称军师“徐茂公”)军攻安市城,至九月不克,乃班师。冬十月丙辰,入临渝关,皇太子自定州迎谒。戊午,次汉武台,刻石以纪功德。”此外,《新唐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都有记载。   唐太宗过往秦皇岛地区时,还写有两首诗:
  于北平作(今卢龙县)
  翠野驻戎轩,卢龙转征旆。遥山丽如绮,长流萦似带。海气百重楼,岩松千丈盖。兹焉可游赏,何必襄城外。
  春日望海
  披襟眺沧海,凭轼玩春芳。积流横地纪,疏派引天潢。仙气凝三岭,和风扇八荒。拂潮云布色,穿浪日舒光。照岸花分彩,迷云雁断行。怀卑运深广,持满守灵长。有形非易测,无源讵可量。洪涛经变野,翠岛屡成桑。之罘思汉帝,碣石想秦皇。霓裳非本意,端拱且图王。
   所谓临渝关,当指今抚宁县东榆关镇一带。榆关西三里有个高庄村一带,解放前叫做见驾坡(片村),相传太子李治谒驾于此。可见唐太宗也确实来过秦皇岛。但是,此时李世民已是“唐太宗”,而不是“秦王”了,应该叫“太宗岛”。因而后来“秦王岛”这种叫法就不再使用了。
  不同的年代,“秦皇岛”的地域概念是不同的。最初的秦皇岛,就是指海中的小岛。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期,建成了秦皇岛港,这时的“秦皇岛”指港务局一带。民国时期,随着人口的聚集,才设立行政机构,变成行政区域名称。直至民国十八年《临榆县志·里市》中才有“第七区为特别区,无所属堡村。秦王岛:秦王岛本街、铁道南商埠。”这时的秦皇岛指朝阳街(今太阳城附近)和铁道南港务局一带。
   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侵略军驻扎于此,从抚宁县柳江煤矿掠夺的煤炭由此出口到日本。辽沈战役结束后,解放军由东北入关,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,连同山海关、北戴河称“秦榆市”,才变成行政区划名称。1949年3月山海关建市,划归辽西省(省会锦州)后,改“秦榆市”为“秦皇岛市”(县级市)。1983年唐山地区撤销,实行市管县体制,秦皇岛升为地级市,抚宁、昌黎、卢龙以及原属承德地区的青龙县属秦皇岛市管辖,至今。

打印

其他秦皇岛跟团(行)文章

消息

返回顶部